close

 

 

图片
以下藍字為過去2012年11月22號所寫,在經過一位前輩指導後,發現在王芬與王作實為二位不同的大將軍,這部分會在經過研究之後作修訂,在此先跟大家說抱歉,將不是事實的心得分享放上來,真抱歉,在此也做些澄清。

剛先走馬看花溜覽了另一網站.有篇提到王芬.說王芬又名王作.這是錯的.王芬為平海大將軍.王作為掃北大將軍.不能混為一談.王芬是當時三巨頭之一.他受到挑撥.離開大里.而被捕身首異處.卻意外留下兩廟.一在鹿港.一在沙鹿.我都去過.也寫過文章.你應該一走.」(2013/2/6)

2012.11.22
在網路上蒐集資料整理到了新竹(註一),
新竹有一個吳慶杰老師,他是新竹的文史工作者,
其實很多的聯絡田野資料名單我就只是放著,
還沒有想到害羞的自己會加了吳老師的臉書,
還厚臉皮的寄臉書的訊息給吳老師留了電話,然後吳老師就打電話來了。

兩個人就這樣聊著聊著也聊了半個多小時(不是很確定是不是超過了半個小時)
大抵上聊了吳老師在部落格中寫跟林爽文有關的兩個故事。

畢竟新竹中與林爽文最相關的是「義民祭」,
且在「林爽文之亂」的過程中,打到新竹的是「王芬(又名王作)」(此為錯誤,王芬實是又名「王勳」,王芬與王作本身並非是同一個人,這是我在閱讀歷史文獻的謬誤,這也是一直覺得從事歷史研究相關的前輩很厲害的原因。


王芬、王作二位是不同的將軍,在這一部分,我會經過詳細閱讀之後,再與各位朋友分享,也謝謝這一位前輩的細心指引,讓我有發現這兩位將軍是不同將軍的機會。)
不是林爽文本人,那時候他就在中部(台中、彰化、南投)、南部(雲林、嘉義),
而最南部的是莊大田在打著。

而吳老師與我聊著,一些文化歷史對人們的重要性,
不知怎地我就想到了自己之前曾經寫過的「集體失憶」論述
也許那些都還挺生澀的論述,但也許很少人會仔細的去想著過去與自己的關係,
但是吳老師與我都同意,沒有過去的那些,也就不會有後來的我們。

而這樣簡單的想法,其實在藝術中也可以看見吧(亂入)

若說,以學藝術的背景來看在研究文化歷史的過程中(還經歷了魏導演的賽德克巴萊),
我到底從文史中學到了些什麼?
我看到了文史的力量,那個力量是屬於我們台灣才有的力量,
這個力量它正等著我們去看見,沉睡著等著我們這些後人看見它,
並將之淬鍊而發揚,這大概也是法國文化部部長與龍應台分享地文化的力量吧。

而站在歷史文化的前面,我只能屈膝,
因為這實在是太強大了,每整理文史前面一步,我就越是雀躍,
就像是實踐自己的一個過程,儘管緩慢,儘管有時候根本沒有感覺自己在前進,
但就是這樣了。

這好像離「林爽文與新竹痕跡」的標題有點遙遠。
但也就這樣了,下篇再放上吳老師與我聊的詳細內容。

註一:
吳慶杰老師的部落格-林爽文事件在新竹發生的故事

ps.看衛星地圖我們可以看到整個區域就像是一個凹槽,
     地形地勢都擁有它的一個特殊性,難怪會成為「古戰場」,它本身就擁有這樣的性質。
arrow
arrow

    也品文藝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